蜗杆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蜗杆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东西城试点改造10个城市公共空间

发布时间:2021-01-08 19:15:44 阅读: 来源:蜗杆厂家

东四南街巷即将添置精致的胡同景观小品,南新仓遗址公园将恢复游览仓墙,胡家园小区将实现无车化,大栅栏将增加通往屋顶花园的折梯……昨天,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十项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试点工程,东西城区各有试点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亿元。明年上半年,十大试点项目都将全面开工。

东城区

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景观彰显文化

本次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补充公共设施、提升景观绿化、优化市政交通和彰显文化内涵。

●磁器口大街及崇文门外大街路西将变身慢行游园,其中崇文门起到前门、天坛一线将设置文化导视系统,展现古都文化与传统文化,并打造若干“凹”字型口袋公园,实现步行空间的有机串联。

●南新仓遗址公园的仓墙城市历史景观也将得到恢复,并增加展示运河和官仓历史文化的小品。为凸显行人优先理念,该地域还将构建游览仓墙的绿色漫步空间。

●东四南街巷将被打造成“街巷We空间”,利用胡同边角地等闲置空间和许多小微空间,增加文化展示、休憩交流、绿化美化等设施,添置精致的胡同景观小品,同时开放部分既有院落,打造兼具文化展示和公共交流功能的胡同客厅。

●一条文化展廊也将出现在前门地区桥湾地铁站周边的公共空间中。此外,该空间还将增加休憩座椅、文化展廊、便民设施、导视系统和自行车停车位等。

●胡家园小区社区公共空间将被打造成小区生活厅,原本的锅炉房用地,将被分割成两个区域,地上建社区活动中心,地下建停车场,小区内实现无车化。同时,整合楼间绿地、组团绿地、滨河绿地,连点成线并延展成面,划分居民运动空间、休闲散步空间、儿童活动空间、休憩停坐空间,打造小区微公园。

西城区

公共空间设计增添花园提升品质

百花争妍、绿草如茵,花园多次出现在西城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中。

●阜成门内大街与锦什坊街交叉口东南侧、三庙街南侧区域将变身车库花园,还将设一处百姓花园,地下则将加装改造智能立体停车设施。

●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安成宾馆屋顶花园日后将成为百姓阳台,增设风雨连廊和观景平台等景观小品,同时增加通往屋顶花园的折梯,并设置入口导视,吸引和方便市民进入。

●南新华街文化廊道将打造成活动广场,布置文化景观小品,再现老北京四合院风貌;沿街布置文化广场,增设美术馆艺术沙龙广场,布置花架、小品和休憩设施。此外,还将建设停车设施。

●除了城市花园,还有运动公园。莲花池东路南侧绿地提出“活力+”绿色空间的概念。

●大栅栏杨梅竹斜街将被改造成智慧人本空间,布满智慧步行、智慧停车、智慧环卫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设施。

投资2亿

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全额支持

据悉,10个试点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亿元,并于明年上半年全面开工;东城区胡家园老旧小区社区公共空间提升项目、西城区南新华街环境整治景观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已于近期获批,拟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约6000万元。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对社会公众开放并满足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活动需要的公用空间,以弥补高密度人口城市小而美的缺位,是百姓家门口的需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本次先行在东城区、西城区选取10个项目启动试点,总结经验后将逐步向有条件的其他老城区拓展。被列入计划的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均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全额予以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停车设施建设等经营性内容的,按现有政策执行。

“小而美的改变”

“记得住乡愁找得到老北京记忆”

在设计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市发改委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作为第三方,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居民需求调查。据该校教授介绍,像公共空间中,老人做手工的场地、儿童游玩的小天地,都可以叫做共享会客厅,目前这些会客厅都是公益性质的,由政府出资,让老百姓能免费享受的到。

“相对于一些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公共空间改造项目的投入并不大,能在小的空间尺度用较小的投入为百姓带来小而美的改变,让大家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感受,这就是它最大的价值。”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李晓涛表示:“改建步行道、沿街界面、路面绿化、街头艺术等,这些都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方面。老百姓要什么,我们补什么,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的公共空间需求。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找得到老北京记忆。”

改造调研

居民建议纳入公共空间设计方案

在杨梅竹斜街项目中,课题组获得了数以千计的居民反馈意见,包括了路灯不亮、缺少厕所的洗手池、人车冲突等居民意见,为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大量的调研,课题组对居民意见的考虑是放在第一位的。比如东四南项目中,居民反映缺乏活动场地,这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是常见的现象,课题组采用“用时间换空间”的理念,一些集中空间白天作为游客接待、文化展示、生活承载空间,晚上将设施集中移走,空间成为居民休闲活动区。

此外,课题组还引用了十项大数据技术进行人本观测,比如监测该街区、胡同的人流量,量化过往行人穿衣颜色、行为及表情,经过技术分析得出属于该区域市民的需求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共空间概念性的设计。(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殷呈悦 实习记者:曲经纬)

我的第一本课外书

这就是我

爱唠叨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