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蜗杆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对“人口红利消失”何须过分担忧机器人来解决

发布时间:2022-06-13 04:43:51 阅读: 来源:蜗杆厂家
对“人口红利消失”何须过分担忧机器人来解决

近年来,在国外唱衰中国的各种声浪中,所谓人口红利消失无疑是一个较具学术迷惑性的观点。一些国外学者或媒体声称,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将使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从而动摇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如1月17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就臆断,到2020年,中国世界工厂的名号将彻底终结。应当承认,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挑战。2010年,我国156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在触及74.5%的高点后持续回落,截至2014年已降至73.4%。20022014年,014岁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也从22.4%降至16.5%;与之相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则从7.3%升至10.1%。在1564岁人口中,151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形成了两个明显的塌陷带。我国严格一孩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多年,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引发了不少社会和民生问题。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民生关怀、社会安定等的需要。经济方面的考虑不能说没有,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将人口问题与中国经济前景捆绑在一起,由人口红利消失得出中国经济将丧失竞争力的论断显然未能与时俱进。从供给端来看,首先,国际经验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人均收入即将跨入1万美元前后,其国民经济仍主要靠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驱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2025战略,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更注重制度变革、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非单一资源禀赋的粗放式投入。其次,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地域辽阔,在东部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并不低(考虑到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现实约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回流已日趋明显),仍有较强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再次,随着我国不断加大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可实现以质补量,这一块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未来我国还可考虑将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序列,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以提升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最后,互联网科技、无人技术和高智能装备的普及也将降低对人力的需求。在这些新装备和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国与国际先进国家事实上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一些领域还具备弯道超车的后发优势。例如,我国无人汽车很可能在510年后就要投入实际运用,未来很可能对出租车客运、公路货运、驾校培训等行业的就业形成一定冲击;同时,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日新月异,不但早已进入了工业制造领域,还开始进军金融服务领域,未来甚至还将全面进入教育、养老、餐饮、居家医疗等服务业。2009年至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长。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即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中,中国约占四分之一。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预测,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80万台,2025年更将升至180万台,其增速远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速。从需求端来看,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投资和净出口影响并不直接,理论上的确可能影响消费需求,但也不尽然。就消费需求而言,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是一个更为关键的拉动因素。除工资收入保持必要增长外,社会保障、医保、保障房建设、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补贴等转移支付手段和福利措施都应同步跟上。

公众号横版海报海报
邀请函海报
纸质邀请函海报